我后坡公几辛丑,集古不见六一叟。石鼓又经七百年,点
阮云台阁学师重摹石鼓歌用东坡韵。清代。陈鸿寿。我后坡公几辛丑,集古不见六一叟。石鼓又经七百年,点
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嘉庆二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佛尔雅》提写序跋。...
陈鸿寿。陈鸿寿(1768~1822年),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书画家、篆刻家。字子恭,号曼生、曼龚、曼公、恭寿、翼盦、种榆仙吏、种榆仙客、夹谷亭长、老曼等。曾任赣榆代知县、溧阳知县、江南海防同知。其工诗文、书画,善制宜兴紫砂壶,人称其壶为“曼生壶”。书法长于行、草、篆、隶诸体。为“西泠八家”之一。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行世,并著有《种榆仙馆诗集》、《桑连理馆集》。嘉庆二十一年为周春撰著的《佛尔雅》提写序跋。
题娥皇庙。唐代。朱庆馀。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舟夜二首 其二。明代。郑岳。日敛江光暝,风寒水气凉。舟帆低著岸,月色近临床。感慨仍多事,栖迟自一乡。古今徒俯仰,两鬓已成苍。
慈竹。宋代。王令。不求丹凤食,不学景龙吟。自有慈仁意,相依岁月深。潜符君子道,可媿世人心。徒尔秋郊外,青青数亩阴。
白海青。元代。仇远。素禽敏疾出扶余,六翮双拳胆气麄。海外天鹅能独击,云间后鹘敢齐驱。{扌雙}身直上非无见,恋主归来不待呼。渭水鹰扬亦如何,好将粉墨写成图。
赠广通上人。唐代。权德舆。身随猿鸟在深山,早有诗名到世间。客至上方留盥漱,龙泓洞水昼潺潺。
次答沈玉亭见访之作即送之归杭州。清代。陈恭尹。带郭开畦别作村,种瓜人老复谁论。清谈偶步袁生趾,多辙深惭孺子门。绝调一时佳句在,同风千里片心存。白头未忘西湖路,无计从君买绿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