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合沓共隐天,参差互相望。
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 其二。南北朝。沈约。发地多奇岭,干云非一状。合沓共隐天,参差互相望。郁律构丹巘,崚嶒起青嶂。势随九疑高,气与三山壮。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沈约。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水调歌头 湘佩属题《清惠堂遗印诗》。清代。顾太清。香火岁时祭,湖水似臣心。清流不断,千年姓字列东林。未了生前遗憾,岂是先生力薄,无计破群阴。固有浩然气,天地是知音。二百载,方寸石,竟难沈。人间万事,忧喜得失古犹今。天道好还之理,旧物完璞不损,四字抵千金。永锡子孙福,世守此规箴。
次郭初槐。明代。许国佐。江湖随月渡,今复作秋看。夜气凉如水,风声沸拟滩。兴从闲里得,思向静中安。何处寄乡梦,白云高树端。
遇越州贺仲宣。唐代。施肩吾。君在镜湖西畔住,四明山下莫经春。门前几个采莲女,欲泊莲舟无主人。
精列。两汉。曹操。厥初生,造化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志意在蓬莱。周孔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
结客少年场行。唐代。虞世南。韩魏多奇节,倜傥遗声利。共矜然诺心,各负纵横志。结交一言重,相期千里至。绿沉明月弦,金络浮云辔。吹箫入吴市,击筑游燕肆。寻源博望侯,结客远相求。少年怀一顾,长驱背陇头。焰焰戈霜动,耿耿剑虹浮。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龙沙暗,木落雁门秋。轻生殉知己,非是为身谋。
正月十五日霍君仪邀游朱季美山池同用畅超然之高情为韵 其六。明代。区大相。灯烂花仍艳,弦娇酒复清。共将行乐意,来此叙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