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籍的《蓟北旅思》写游子乡思之情,感情细腻真切,委婉动人,在众多的归思诗中亦不愧为上乘之作。
首联以“日日”叠字领起,开篇就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脉搏,渲染出浓厚的感情气氛:因归思似渴,所以“日日”遥望故乡;久欲归而不能,诗人便唱吴声歌曲,以此聊解归思之渴;歌乡声而不能归,诗人反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颔联仍是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诗人因睹别人的离愁别绪,不禁忆起自己离家时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此联与首联都写归思但着眼点不同:首联落笔于诗人自身,颔联落笔于身外;首联侧重于现在,颔联侧重于过去。欲归不得的失望,客居异乡的寂寞,世途失意的喟叹,种种感情的重荷,真使诗人无法忍受。“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怀,只有己晓。
前三联,诗人全用赋笔,铺张叙写,曲尽其妙,但若全篇皆此,则显单调寡味。故诗人在尾联运用“兴”之别一法门,使全诗通体生色,情味隽永。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此联意谓南归行人之多,与诗人独不得归形成对照,至此,诗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读者目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张籍。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如梦令 闺情。清代。许德蘋。卷起湘帘小坐。水面锦鳞几个。啖影出青萍,见了人人深躲。无那。无那。何处音书寄我。
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 其七 悬萝径。明代。胡应麟。何年卜此居,恍入子真谷。一径悬飞萝,孤亭吐乔木。
抚州魏坛观。元代。何中。何年女仙坛,百步远城堞。树色随春新,飞花袭枯叶。廊虚苔绿重,帘静药香浃。主人勉逢迎,小憩薄名呷。却读鲁公碑,仙事公素惬。是时中兴颂,笔力泰华压。此书最为小,劲气亦嶪嶪。大节照古今,片石即光烨。人生果何为,草草度尘劫。挥手谢坛扉,天长碧云叠。
独游。唐代。元稹。远地难逢侣,闲人且独行。上山随老鹤,接酒待残莺。花当西施面,泉胜卫玠清。鹈鹕满春野,无限好同声。
初至京同诸进士集罗山人馆探韵各赋得东字。明代。皇甫汸。十年违冀北,一壑卧江东。归去同元亮,重来藉子公。莺花新汉月,燕麦旧春风。祗自持团扇,惭恩女伴中。
七月六日韩孟郁招同龚安冶韩煦仲集梅花岭 其二。明代。区怀瑞。竹西歌吹路,花逐宝城空。一片新秋色,平山落照中。曝书他日兴,拂简此时同。莫负层台上,凄清起夕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