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
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
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
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
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旱热二首 其二。唐代。白居易。勃勃旱尘气,炎炎赤日光。飞禽飐将坠,行人渴欲狂。壮者不耐饥,饥火烧其肠。肥者不禁热,喘急汗如浆。此时方自悟,老瘦亦何妨。肉轻足健逸,发少头清凉。薄食不饥渴,端居省衣裳。数匙粱饭冷,一领绡衫香。持此聊过日,焉知畏景长。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天台香柏峰会思上人。宋代。赵湘。孤峰连鸟道,幽会兴难忘。对坐无人到,空林尽日香。断崖逢积雪,高木露微阳。静话看晴晓,联联过晚冈。
僧院听琴(一作宿藏公院听齐孝若弹琴)。唐代。杨巨源。禅思何妨在玉琴,真僧不见听时心。离声怨调秋堂夕,云向苍梧湘水深。
浣溪沙 题晓妆图。清代。葛秀英。莺催日影上窗纱。睡起罗帏远梦赊。水晶屏曲绣帘遮。一缕香云金钏滑,二分明月玉梳斜。淡妆生爱不簪花。
梁四主。明代。郭之奇。姑熟醇醪了故王,江东正朔是萧梁。五经博士初分遗,四部无遮复继扬。十年淮堰劳三筑,无缺金瓯忍自伤。谁使长鲸终跋扈,颇讶吴老薄心肠。同泰舍身钱易赎,净居苦口蜜难尝。自我台城休荷荷,将军宇宙日洋洋。可怜太宝供虚席,旬日犹烦假豫章。古今篡逆虽肩比,未闻此物肆狂猖。传首江陵随尽骨,一目湘东始继纲。岂知老佛垂弓冶,涅槃已罢又龙光。图书漫付炎灰了,白马空衣紫气翔。臣魏臣齐俱寄食,云水真成释氏乡。
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
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
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
早上凌霄第六峰入紫谿礼白鹤观祠。唐代。于鹄。路转第六峰,传是十里程。放石试浅深,eg壁蛇鸟惊。欲下先襞衣,路底避枯茎。回途歇嵌窟,整带重冠缨。及到紫石溪,晻晻已天明。渐近神仙居,桂花湿溟溟。阴苔无人踪,时得白鹤翎。忽然见朱楼,象牌题玉京。沈沈五云影,香风散萦萦。清斋上玉堂,窗户悬水精。青童撞金屑,杵臼声丁丁。膻腥遥问谁,稽首称姓名。若容在溪口,愿乞残雪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