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
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松斋偶兴。唐代。白居易。置心思虑外,灭迹是非间。约俸为生计,随官换往还。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夜坐庭中。宋代。陆游。大泽秋初到,荒庭夜自明。风云生有候,河汉落无声。病得新凉减,诗因少睡成。高枝有乌鹊,栖稳若为惊?
送刘谦山邑尊去任。清代。钱荣国。三十年来令八九,公令我邑时特久。心劳抚字拙催科,乐只君子民父母。第一宽大培心田,公庭挞罚挥蒲鞭。以静以慎决疑狱,如拨云雾窥青天。案牍馀閒喜接士,接士讵真无臧否。尊贤容众矜不能,度似春风心似水。矜恤善政尤乐为,廉泉大沛甘如饴。债台高筑曾莫惜,道是职分吾无辞。宰县才长更忧国,外侮内讧患不测。当倭未与中议和,江海咽喉防务亟。军书旁午县中过,人心恇扰末如何。惟公好整好以暇,安置妥贴平不颇。民教原来似冰炭,宵小抵隙成巨案。我公调护多苦心,不惜俸钱赔万贯。呜呼人心日下如江河,如此良吏今岂多。忽闻福星照旁邑,去思碑石空搓摩。鲰生课徒日闭户,非公不至师子羽。下风仰望德政多,赋诗敢附理县谱。
峡桥 其二。宋代。喻良能。百尺危桥跨綵虹,快输白浪入晴空。眼惊巫峡江山近,身在苏仙诗句中。
再用前韵。宋代。陈渊。人闲得安眠,梦断了无欲。那思趋朝士,一马百夫仆。况闻稻苗盛,昨夜新雨足。一饱如可期,吾事岂多目。盆山郁葱茜,酌水周其麓。照我本来面,真白非浴鹄。故应此间住,却扫便违俗。超然寂照中,无往亦非复。百年只尔是,行矣毋踯躅。区区欲何为,世路羊肠曲。
贺新郎 与虞乐行夜话,用稼轩韵。清代。王策。已矣君休说。叹当年、炎精中否,星颓诸葛。三日钱塘潮不上,白雁凌江翻雪。腥血洒、触人毛发。海国孤臣偏慷慨,挽长戈、屹指金鳌月。鲸背上,风萧瑟。沧桑事远流传别。尽纷纷、阙文廋语,几般离合。只有睢阳名姓在,此外如霜战骨。谁识是、头行脰绝。好为崖山传实录,配忆翁、心史书函铁。石易烂,纸难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