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赠道士参寥。唐代。孟浩然。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望晓。唐代。白居易。休吟稽山晓,听咏秦城旦。鸣鸡初有声,宿鸟犹未散。丁丁漏向尽,冬冬鼓过半。南山青沈沈,东方白漫漫。街心若流水,城角如断岸。星河稍隅落,宫阙方轮焕。朝车雷四合,骑火星一贯。赫奕冠盖盛,荧煌朱紫烂。沙堤亘蟆池,市路绕龙断。白日忽照耀,红尘纷散乱。贵教过客避,荣任行人看。祥烟满虚空,春色无边畔。鹓行候晷刻,龙尾登霄汉。台殿暖宜攀,风光晴可玩。草铺地茵褥,云卷天帏幔。莺杂佩锵锵,花饶衣粲粲。何言终日乐,独起临风叹。叹我同心人,一别春七换。相望山隔碍,欲去官羁绊。何日到江东,超然似张翰。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唐代。元万顷。象辂初乘雁,璇宫早结褵。离元应春夕,帝子降秋期。鸣瑜合清响,冠玉丽秾姿。和声跻凤掖,交影步鸾墀。
寄江东真漕。宋代。刘宰。金陵千古帝王都,肉食何人解远图。只有爱民真学士,不惭通务汉三儒。
赠李皞如比部谪理彰德。明代。李孙宸。五羊相接古端州,近有高人宦辙留。郁石已无归箧载,隋珠犹讶路人投。调追正始回风雅,迹任时趋唤马牛。此去西园飞盖地,风流千古旧应刘。
和子楚二首。宋代。王洋。我知黄卷能遮眼,岂识红襦解对棋。且要此心无墨白,怜渠胜负自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