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
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题木居士二首。唐代。韩愈。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为神讵比沟中断,遇赏还同爨下馀。朽蠹不胜刀锯力,匠人虽巧欲何如。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凤凰山报国寺。宋代。郑洪。当时此地肃朝班,阊阖深沉虎豹关。大将偃旗奔鲁壁,降王衔璧下吴山。空中万马浮金碧,梦里千官拥佩环。极目长江如练带,百年谁似白鸥閒。
如梦令·大道根元归素。元代。谭处端。大道根元归素。绝尽人情思虑。火灭与烟消,认取元阳收固。此做。此做。便是长生捷路。
送觉道上人往曹溪谒憨公。明代。区怀瑞。驮经觅刹走天涯,何似持瓶绕永嘉。丈室自宽狮子座,法门宁问白牛车。喻身虞苑原非树,掬水曹溪别有花。此去三衣无可赠,南宗还忆付袈裟。
郴江百咏并序·真仙亭。宋代。阮阅。雕甍画栋对群山,远目增明尽日看。无奈人心多险伪,须求拳石作峰峦。
次长卿韵。宋代。丘葵。秋尽始相见,宵残即语离。将归悲宋玉,不饮愧袁丝。送远意未惬,思家兴颇随。可怜镜山夜,未与小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