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
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
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
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
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唐代。岑参。草堂近少室,夜静闻风松。月出潘陵尖,照见十六峰。九月山叶赤,谿云淡秋容。火点伊阳村,烟深嵩角钟。尚子不可见,蒋生难再逢。胜惬只自知,佳趣为谁浓。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回龙。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稀微了自释,出处乃不同。况本无宦情,誓将依道风。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清平乐。宋代。晏几道。可怜娇小。掌上承恩早。把镜不知人易老。欲占朱颜长好。画堂秋月佳期。藏钩赌酒归迟。红烛泪前低语,绿笺花里新词。
枕上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青丝玉井辘轳声,露叶风枝鹎鵊鸣。造物未容闲到死,又从枕上得诗情。
和读张子房传 其二。宋代。赵希逢。当年罝兔视亡秦,一击之馀果莫寻。堪笑乘舆森万骑,也无一个眼开人。
赋范德机诗后。宋代。虞集。玉堂妙笔交游尽,投老江南隔死生。最忆崖州相忆处,华星孤月海波清。
朝宗门。宋代。杨蟠。百尺楼高四望中,云深一雁度长空。人间砧杵催寒事,郭外箫笙逐土风。天带江山元自好,地流河汉忽相通。丹心直北看飞雪,往往随花入帝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