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
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杂曲歌辞。变行路难。唐代。王昌龄。向晚横吹悲,风动马嘶合。前驱引旗节,千重阵云匝。单于下阴山,砂砾空飒飒。封侯取一战,岂复念闺阁。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王昌龄。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和安南头目阮弘硕韵。明代。王缜。英荡摇春天上去,彩舆冲雾日南回。云笺蛮岭无飞雁,铁笛谁家散落梅。饱识伏波铜柱路,醉倾苏老绿荷杯。青山欲伴行人驻,争奈飞云绕凤台。
赠乔县尹。宋代。何梦桂。神君当日蔼民谣,复见君来试割刀。花下帘栊閒讼牒,柳边亭榭见旌旄。农桑课最趼丝殿,刍秣征宽骨士高。泉出后田浑不饮,恐他滴滴是民膏。
法华寺怀古。宋代。章甫。法华景胜几时荒,剩水残山惹恨长。蝶化空寻高士梦,龙归不斗美人妆。通幽纵曲高低径,随喜难分上下方。旧事风流何处问,月楼无语自凄凉。
春草二首 其一。近现代。吴玉如。不管弥天冷烧红,风温依旧碧茸茸。深幽穷巷无人迹,浓郁芳茵见化工。
二月十七日社集赵裕子云槎同诸公赋。明代。黎遂球。故人寻白社,先雨到玄关。为爱楼中坐,能看城外山。春惊前日半,晚踏落花还。诗就仍相觅,榕阴路一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