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
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
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春游吟。唐代。李华。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
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李华。李华(约715-766),唐代散文家,诗人。字遐叔,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天宝二年(743)登博学宏辞科,官监察御使、右补阙。安禄山陷长安时,被迫任凤阁舍人。“安史之乱”平定后,贬为杭州司户参军。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病故。作为著名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四卷。
花犯 又一体 咏鄢陵腊梅花并寄梁曰缉侍御。清代。陈维崧。一枝枝,未曾经谢,黄时早如子。霜帘捲处。较金缕衣痕,多些香味。面面圣檀风外缀。萼蹙微笼紫。似昨夜、侯门烛灭,铜盘堆蜡泪。传闻鄢陵战场多,问花何偏傍,荒城废垒。拈花嗅,形容遍,几番不似。多分安陵年少客,半醉后、金丸抛叶里。想天上、故人乡梦,惺惺长记此。
挽吴茂新侍郎三首。宋代。刘克庄。衰老归休矣,公曾怂恿之。门无今雨客,笥有隔年诗。友课招魂些,儿徵积善碑。白头哭同社,心折可胜悲。
容圭挽诗三首 其一。明代。陈献章。师友道久衰,穷乡无可者。是非真妄间,彼此不相假。所适一以偏,较然见趋舍。滔滔复滔滔,风俗日益下。圭也何所之,终身在陶冶。
题屈原渔父问答图。明代。黄仲昭。放逐江潭恨不平,偶逢渔父话衷情。可怜狂楚无情甚,竟使忠臣殒此生。
署中有怀终南。明代。李寄。饱食空斋懒过人,花閒树下百回巡。枝枝叶绿风翻背,个个蜂黄粉裹身。游借山图供睡览,诗凭药力助心神。三千里外吾能到,咫尺终南隔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