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汪炎昶。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送友人之京兼怀陈庶子二首 其二。元代。陆仁。十月江南草树空,五云天近立鳌峰。龙沙飞雪似掌大,马湩醉人如酒浓。曾佐元戎书露布,还陪天子颂东封。宛驹自此行千里,消息无忘辄报侬。
送王蒲衣采诗惠湖。清代。陈恭尹。树树熟离支,殊非远别时。新蝉湘子庙,初日海王祠。路记双江合,文犹八代衰。时无采风使,草野亦陈诗。
口占寄林子六。宋代。陈藻。日月相催不放迟,寄诗又是去年时。近来未省开怀否,远似从前尚皱眉。
秋夕怀子厚二首 其二。宋代。朱熹。凉气沉斋宇,夕阴未渠央。寒栖属遥夜,长簟卷单床。浮云蔽中天,愁霖隔秋窗。思君一晤对,耿耿何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