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
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
人生身抱器,志老剑在室。百年生谁存,一士死不没。
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
和虞先生榆林中秋对月。元代。朱德润。月高星藏光,天静四山出。炊烟敛林墅,群作向昏毕。物情初无干,浮生自啾唧。征途行复止,镜发玄又白。人生身抱器,志老剑在室。百年生谁存,一士死不没。兢兢凌霜干,幽花当春发。
(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朱德润。(1294—1365)睢阳人,徙吴中,字泽民。工画山水人物,能诗,善书。仁宗延祐末荐授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英宗嗣位,出为镇东儒学提举,后弃官归。顺帝至正中,起为行中书省照磨,摄守长兴。有《存复斋集》。
正月二十八日夜大雪。宋代。尤袤。一冬无雪润田畴,渴井泉源冻不流。昨夜忽飞三尺雪,今年须兆十分秋。占时父老应先喜,忍冻饥民莫漫愁。晴色已回春气候,晚风摇绿看来牟。
挽张文襄师三首 其一。清代。曾习经。国恤方淹岁,凋零及老成。艰难看世事,枯瘦见平生。东阁遂虚位,西州空复情。士夫同一恸,天地正商声。
村居。宋代。赵与滂。郊外草为堂,悠然世虑忘。竹衰花结实,蜂旺子分王。村路规模狭,溪流曲折长。晚山惜余景,未肯下斜阳。
送金吾侍御奉使日东。唐代。许棠。还乡兼作使,到日倍荣亲。向化虽多国,如公有几人。孤山无返照,积水合苍旻.膝下知难住,金章已系身。
惜红衣 寄怀朱聘三太史蓟门,用白石韵。清代。杨玉衔。鬓怯经霜,戈穷返日。无多心力。瀛海罡风,吹朱倏成碧。扶摇路阻,浑一梦、天河乘客。枯寂。人海閒鸥,老苍波栖息。寻常巷陌。联袂看花,游鞋落红藉。南云铩羽去国。阻溟北。咫尺九天星斗,望绝骖鸾扪历。渺长安万里,犹见月梁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