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予任疏懒,落落负明时。玄发倏已改,素心终不移。
焚香读周易,觞酒调朱丝。所乐在冲澹,浮名良可嗤。
山居自况。元代。朱希晦。嗟予任疏懒,落落负明时。玄发倏已改,素心终不移。焚香读周易,觞酒调朱丝。所乐在冲澹,浮名良可嗤。
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朱希晦。温州乐清人。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宋代。赵蕃。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如何著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载酒亭四绝为纪山赋 其三。明代。杨巍。琴尊虚槛里,独坐有高人。月映桐花夕,风归柳叶春。
南山塔晚眺。明代。王恭。层标际飞翠,落日悬孤嶂。霜降群山残,天秋百泉响。夕鸟澄远心,归云发遐想。愿言谢尘埃,复此丘中赏。
冲佑安抚郎中张公挽词。宋代。叶适。谁怜张太守,思职更忧边。濠水中间月,交山尽处天。人应迷往事,我独采遗编。莽莽乾坤里,冥知想慨然。
漪澜堂二首 其二。清代。杨廷果。天上小团携月去,人间第二索吟来。空中识得源头处,味向新诗笔底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