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两岸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
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纵教行得也消魂,那个行人不头白。
湘中四咏 其三 鹧鸪。明代。杨基。湘江两岸无茅宇,湘竹阴阴覆江渚。春来未听一声莺,只有鹧鸪啼暮雨。怜渠亦是他乡客,苦向人啼行不得。纵教行得也消魂,那个行人不头白。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题陈哲太守万玉图。明代。白圻。元冥一出百卉摧,冻天裂地施寒威。西湖老树含春姿,鲜葩皎月争光辉。清香暗从风外来,怯寒蜂蝶空疑猜。结实垂金饱霖雨,调羹止渴非凡材。孤山仙子诗兴浓,厌看桃李娇春风。冲寒折雪揽芳洁,豪吟意气凌苍空。十载论交良燕喜,此日分襟隔湘水。明岁仍期折一枝,寄与衡阳旧知己。
想像遗踪五百年,溪山留胜尚依然。一时厉禁浑无恙,万古斯文赖有缘。
仰止将兴闽绝学,景行端藉曾多贤。讲堂况复馀光霁,桃李当春已自妍。
为宋黄勉斋先生竖坊兼立其裔孙奉祀答周文学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想像遗踪五百年,溪山留胜尚依然。一时厉禁浑无恙,万古斯文赖有缘。仰止将兴闽绝学,景行端藉曾多贤。讲堂况复馀光霁,桃李当春已自妍。
同罗伯刚赠栖碧山尊师。元代。郭钰。子真骑鲸上天去,山中碧桃开几度。昆明灰尽始逢君,到今独守烧丹处。闻君早岁神骨清,手援北斗挂中庭。铜仙夜送玉盘露,孤月烱烱秋冥冥。碧山清高隔风雨,不省人间暗尘雾。酒杯春绿浸瑶花,棋局午阴团柰树。我思子贞不可扳,欲往从君勘大还。仙人不借绿玉杖,只隔流水行路难。行路之难今最苦,山鬼跳梁一足舞。苍精双龙閟神光,待君不来白日暮。何当为启松筠关,一洗尘土开容颜。鹤背天风甚安稳,携我更上蓬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