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非昨夕,清光依旧多。后庭开月燕,窈窕转春歌。
十六夜赏月野塘宅。明代。何景明。今夕非昨夕,清光依旧多。后庭开月燕,窈窕转春歌。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何景明。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梨花山鹧。明代。文徵明。物华无赖酒初醒,奕奕梨花照晚晴。怪底山禽啼不歇,十分春色近清明。
小尽行。宋代。朱敦儒。藤州三月作小尽,梧州三月作大尽。哀哉官历今不颁,忆昔升平泪成阵。我今何异桃源人,落叶为秋花作春。但恨未能与世隔,时闻丧乱空伤神。
尧卿兄改官升朝作诗纪贺三首 其三。宋代。葛胜仲。引对天墀获望云,固知儒学不孤身。均输它局交论荐,元会登朝正履新。夕秀共誇披未振,夜光那复困无因。持荷入侍从兹始,龟紫应卑五两纶。
禾山秋兴 其一。宋代。欧阳鈇。生计嗟乌有,谁人问子虚。西风五更雨,南雁数行书。衰朽儿童笑,飘流岁月馀。秋深新病起,吾志在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