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君沧海上,况是暮秋天。乱叶惊离席,孤云逐去船。
荔枝瘴雨外,椰叶夕阳边。回首风尘隔,相思共渺然。
送人还岭海。明代。王恭。别君沧海上,况是暮秋天。乱叶惊离席,孤云逐去船。荔枝瘴雨外,椰叶夕阳边。回首风尘隔,相思共渺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黄檗香炉峰。宋代。陈藻。黄檗寺前犹突兀,祖师塔外别安排。香炉好是中央小,无数峰峦拱揖来。
和陈君仪读太真外传五首。宋代。黄庭坚。高丽条脱琱红玉,逻逤琵琶捻绿丝。蛛网屋煤昏故物,此生惟有梦来时。
云窝寺古洞。近现代。陈仁德。苍崖清露湿罗衣,洞府幽深日色微。忽见掠空青影疾,骇然蝙蝠向人飞。
万太博知惠州。宋代。祖无择。惠州君未到,听我送君吟。去路九韶石,邻封八桂林。下车秋色老,望阙海云深。善政多馀暇,无忘惠好音。
泰灵园书事。宋代。蔡襄。楹外珍丛叨下泉,祥符天子泰灵仙。忽逢野老临池水,自剪残花趁岁钱。
次韵钱逊叔侍郎见简 其三。宋代。韩驹。开心未用饮门冬,老去何妨万事慵。胡虏近闻归绝漠,洛阳无复化为烽。休官昔愧陶彭泽,受禄今惭邴曼容。谁似侍郎春思乱,解言花影日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