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三山下,相逢慰所思。支离惊落叶,留恋惜连枝。
境静禅皆寂,身空病不疑。自怜尘土隔,徒有鹡鸰悲。
经冶城寻芝山兰若访从兄阐上人。明代。王恭。兰若三山下,相逢慰所思。支离惊落叶,留恋惜连枝。境静禅皆寂,身空病不疑。自怜尘土隔,徒有鹡鸰悲。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寄大翁。明代。释函可。几年何日不相见,相见应知各有诗。公到苦吟予独赏,余当狂叫汝深悲。寻常只道穷边事,隔别应生静夜思。始觉寒冰良匪偶,千秋万古有人知。
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祝英台近。宋代。高观国。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念芳意。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数日梅犹未开叠前韵。明代。潘希曾。经冬相对意差强,半月东风未放香。远信不堪传驿使,幽期如待探花郎。日斜篱落贪春睡,月冷黄昏怯晚妆。为尔兴怀怀作恼,强裁诗句荅年芳。
余葺吕祖祠中有姚石甫先生莹禄位神碑行香后恭纪一截。清代。唐赞衮。海隅治绩平激湍,买犊渡虎今犹传。前尘已远愧学步,瞻拜禄位陈豆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