盥濯宴心坐,焚香讲道经。青童开宝笈,白发对黄庭。
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天花撩乱处,迢递见仙灵。
诵道经。明代。王恭。盥濯宴心坐,焚香讲道经。青童开宝笈,白发对黄庭。玉佩飞鸾驭,瑶笙载鹤軿。天花撩乱处,迢递见仙灵。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张直讲。宋代。曹勋。老境从远事事慵,却寻幽刹寄年丰。本无虚舍能回暑,赖有疏篁可致风。臭腐回尝忘物化,箪瓢宁复较天穷。向来羽气端如故,经醉犹能间一中。
容江舟中。明代。区次颜。望入青峦驿外楼,风烟迷目使人愁。嗟谁杳杳云中鹤,愧尔翩翩江上鸥。斗酒笙歌聊说剑,宦情天地只虚舟。汀兰岸芷犹相待,逝水无声尽日流。
句。唐代。卢象。吴越山多秀,新安江甚清。(见《河岳英灵集》)书名会粹才偏逸,酒号屠苏味更醇。(《赠郑虔》,见《唐语林》)初疑轻烟淡古松,又似山开万仞峰。(《赠怀素》,见《颜真卿序》)
古风 其十九。唐代。李白。西岳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夕次桐庐。唐代。张祜。百里清溪口,扁舟此去过。晚潮风势急,寒叶雨声多。戍出山头鼓,樵通竹里歌。不堪无酒夜,回首梦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