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书天上去,迢递到山城。独赋骊驹别,空怀薜荔情。
吴中争骑远,淮上一帆轻。渐到金门下,君应被宠荣。
赠隐者赴召 其一。明代。王恭。鹤书天上去,迢递到山城。独赋骊驹别,空怀薜荔情。吴中争骑远,淮上一帆轻。渐到金门下,君应被宠荣。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和李海初殿撰田家小饮韵 其一。清代。赵继馨。曲曲池连屋,中藏太古民。尘原无处著,俗是本来淳。秋色无今古,深情孰主宾。家贫具樽酒,还胜旧醅醇。
曹溪道中二首 其二。明代。何吾驺。夙昔怀真秘,褰帷访路微。一机原不二,是了更何非。山即毗卢帽,云如坏色衣。天开能祖意,漫语道南归。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一○六。宋代。释绍昙。千丈悬崖弄险巇,草鞋修整已多时。秋风偿尽皮毛债,散步闲云快活戏。
陪朱行中龙图饮澄惠院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岛屿回环水绕堤,碧芦青荇密相依。凌风战舰知何处,落日游人尚未归。细细佛香时入坐,双双沙鸟静忘机。史君自是蓬莱客,倚遍栏干恋翠微。
剪芦藩出木犀二绝 其二。宋代。周紫芝。特地移藩唤木犀,眼明初见岁寒枝。临风想像香来处,不到黄昏满树时。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唐代。刘禹锡。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