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山行闻樵歌。明代。王恭。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将赴青州道别医友王昌年 其一。明代。王世贞。荒城不忍别,浊酒暂相亲。病骨真须汝,离颜转向人。虽无郭泰楫,尚有吕安轮。寄语云门胜,应催发兴新。
经故人墓。明代。沈周。故人于此墓,石乱水潺潺。忙尽剩白骨,閒来投碧山。雨崩封未厚,地瘠树犹悭。可柰牛羊篴,闻之泪一潸。
噶玛兰中秋见月呈杨太守 其一。清代。吴镕。喜闻新土乐尧天,尽仰光明月影圆。甘露披皋徵硕德,仁风遍野庆丰年。云开万里茅檐睹,霾尽千山海国妍。一片流辉秋皎皎,扬清度量信无边。
寿邓玄度大参 其二。明代。区怀瑞。南过漓湘西入秦,分符三佩玉麒麟。雅盟旧擅山林贵,新命还咨岳牧臣。
登北固楼。元代。陈孚。北固閒回首,荒城夕照中。烟光浮海阔,天影入楼空。星斗占吴分,江河见禹功。谁家两翁仲,无语立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