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
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秋夜饮。明代。王恭。残柳烟空泣露蝉,夜堂红烛照长筵。门临一叶秋声里,帘卷秋风夕鸟边。且纵芳樽吟绿水,莫将青镜叹流年。兴酣耳热忘头白,不觉清宵刻漏传。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四十五。宋代。释普度。麻三斤,乾屎橛。不是五逆汉,此话凭谁说。
送蒯员外东游旧治。唐代。徐铉。百岁犹强健,知君即地仙。孤飞下华表,太息问桑田。故吏今谁在,高名昔共传。伊余亦遗才,相送一潸然。
悼亡四首 其一。明代。王夫之。十年前此晓霜天,惊破晨钟梦亦仙。一断藕丝无续处,寒风落叶洒新阡。
月下独酌四首 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使曹侯枉顾金石台。明代。吴与弼。一上名台百虑消,况承使节在青霄。黄徐预拟忘忧物,程李同歌击壤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