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黄叶雁临关,客路微霜感别颜。莫叹故园芳草积,西湖能有几人还。
暮秋喜友人自京回。明代。王恭。秋风黄叶雁临关,客路微霜感别颜。莫叹故园芳草积,西湖能有几人还。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拟古七首 其三。清代。刘鹗。是心亦犹人,我岂悲富贵?极知得有命,常恐坠不义。才薄未易称,去来矧难系。何如田南山?食力差少愧。
留春词 其四。明代。陈子壮。春望望江江水流,柳条难繫木兰舟。侬今欲采蘼芜去,忽漫相逢拾翠洲。
凤凰台上忆吹箫 题《帝女花传奇》。清代。顾太清。散尽天花,现身为女,韶华十五芳年。奈才闻引凤,又赋离鸾。烽火汹汹朝市,经几许雨僽风僝。最伤心,盈盈弱质,半臂刀瘢。萧然。维摩丈室,辛苦托慈云,一榻相安。奈晨钟暮鼓,春悄秋寒。受尽无边烦恼,消业障、天上人间。方能了、莲台恁时一笑因缘。
鲁国夫人薤露歌。宋代。程珌。并海名山万叠开,太慈太白等蓬莱。自从斋国锄云后,又见夫人驾归来。
次韵寄云林。宋代。张简。栖神之山云雨齐,雪消春水涨横溪。长松正与层楼对,高士还同独鹤栖。每见迂名嗤薄俗,绝无尘事恼清闺。燕游一月不归去,应爱竹林莺乱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