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惜琳琅若故人,一回行见一回亲。谁家拓得方壶影,醉眼看时只悟真。
题林遵性临方壶墨竹。明代。王恭。我惜琳琅若故人,一回行见一回亲。谁家拓得方壶影,醉眼看时只悟真。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为刘博士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陶安。峭壁危峰护紫霞,读书声在邺侯家。静凭窗几閒观物,无限春光在杏花。
拟古 其一。清代。归懋仪。晦明递循环,倏忽春复秋。万古同旦暮,群类犹浮沤。缅维古圣贤,精诚千载留。其人不可作,其名无时休。风檐展遗书,慨焉企前修。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唐代。李乂。平阳馆外有仙家,沁水园中好物华。地出东郊回日御,城临南斗度云车。风泉韵绕幽林竹,雨霰光摇杂树花。已庆时来千亿寿,还言日暮九重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