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古寺 其一。明代。王恭。白猿啼近雨花台,林下僧稀野殿开。借问萧梁何处在,空陵无树有荒苔。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杨道士往天台。唐代。张九龄。鬼谷还成道,天台去学仙。行应松子化,留与世人传。此地烟波远,何时羽驾旋。当须一把袂,城郭共依然。
红窗怨(即事)。唐代。王质。帘不卷。人难见。缥缈歌声,暗随香转。记与三五少年,在杭州、曾听得几遍。唱到生绡白团扇。晚凉初、桐阴满院。待要图入丹青,奈无缘识如花面。
八月晦日游东山彦约有诗次韵为谢二首 其二。宋代。李光。燕坐僧窗爇水沈,暂时尘务不关心。殿堂突兀诸天拥,花木扶疏曲径深。节近重阳堪把玩,景如图画费摹临。秋晴急趁黄花约,短日凄风易作霖。
中秋夜淮河舟中看月怀张羽。元代。徐贲。长淮浪平风暂息,万里云消楚天碧。东方月出海门宽,浩浩清河黯无色。楼船伐鼓顺下流,今夕何夕当中秋。金绳转影素华满,卸帆且作须臾留。夜深人家市声静,我独高吟众船听。思夺梁园席上才,气压南楼座中兴。百年此夜不多好,人世浮云何足道。虽有乡心自感伤,能无樽酒相倾倒。人间清景不可并,杯当暂辍歌亦停。翻思年年看月伴,如今落落如晨星。此怀此念谁能识,苕水东头静居客。为渠写作看月诗,西方拟附南飞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