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青山静赏机,野情那似宦情微。抱琴欲渡湘江去,云暗苍梧雨欲飞。
春山欲雨图。明代。王恭。寂历青山静赏机,野情那似宦情微。抱琴欲渡湘江去,云暗苍梧雨欲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张子直西归 其四。宋代。吕本中。亲旧留连莫厌频,并江花絮已残春。定知数到尝新酒,未有工夫忆故人。
和奇父叔夏雪五首 其二。宋代。胡寅。谁能逐兽搏于敖,敏捷诗才笑鲁皋。桂魄梅花俱自好,海山银阙两相高。回风最爱翻双袖,润物全胜拔一毛。打底和成真少味,空惭清酎映甜醪。
示儿。宋代。陆游。闻义贵能徙,见贤思与齐。食尝甘脱粟,起不待鸣鸡。萧索园官菜,酸寒太学齑。时时语儿子:未用厌鉏犁。
三月一日道中偶成。清代。黄景仁。马上年华似掷梭,雨颠风驶奈愁何。三分花事二分去,九十春光六十过。几阵箫声山店远,一鞭柳色酒旗多。压鞍诗思何能遣,半为怀人感逝波。
夏日感旧。宋代。陆游。独居无复客嘲边,终日颓然饱即眠。护砚小屏山缥缈,摇风团扇月婵娟。桐阴忽见翻双鹊,石罅时闻落细泉。避暑不须河朔饮,转头即见早秋天。
偕吴秋伊山人咏之登窑台作。清代。陈长孺。万绿渺无际,村边与郭边。山如名士画,秋是酒人天。野径都环苇,斜阳尚咽蝉。登临触乡思,一步一缠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