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南游花屿头,问耕堂上几日留。江云渭树无期别,雨散星离空复愁。
渭川逸节何潇洒,多公远寄山中者。
题屿南林遵性所赠墨竹。明代。王恭。忆昨南游花屿头,问耕堂上几日留。江云渭树无期别,雨散星离空复愁。渭川逸节何潇洒,多公远寄山中者。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金陵春望四首 其一。明代。薛瑄。锦绣江山一望中,金陵佳气正葱葱。石城尚踞耽耽虎,钟阜长蟠矫矫龙。淡霭远遮三月柳,瑞烟深护万年松。风流王谢何须问,开国还思旧股肱。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 其六十二 冯唐。宋代。林同。知以孝行著,还应不问唐。可怜止辇问,何自得为郎。
漫游十咏 其十 瑞士山中遇雨。近现代。罗锦堂。枫林红透又深秋,衰柳寒蝉一片愁。漠漠疏烟催雁翅,萧萧落叶打人头。云归远岫疑山动,水绕荒村惊地流。万里不辞来醉别,黄花满径笑相留。
如梦令 惜春。元代。王行。一日寻芳一度。一树繁花一步。回首又何时,流水乱红无数。春暮。春暮。幽草绿阴庭户。
读南宋杂事诗题后 其一。清代。臧寿恭。宗社犹存半壁支,可如西晋渡江时。怜他宗岳皆名将,只逊温陶被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