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被白云留,见尽青山到白头。微雨数峰孤磬夕,半林残火几家秋。
风波不系袁宏棹,鱼鸟相怀谢尚游。闻道将军戎暇日,偏能看画想沧洲。
题萧将军家藏山水图得青字。明代。王恭。十年身被白云留,见尽青山到白头。微雨数峰孤磬夕,半林残火几家秋。风波不系袁宏棹,鱼鸟相怀谢尚游。闻道将军戎暇日,偏能看画想沧洲。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饯张判簿 其一。明代。蓝仁。掷下朝簪似野翁,放教白发少惺松。十年朽索驰危坂,一日归鞭指大同。今雨更催新折柳,故山应羡后凋松。月明还有相思梦,九曲渔舟欸乃中。
吴中丞席有感。明代。葛昕。春风蔼蔼春日暄,肃将王命临梁园。梁园景物由来胜,开府至今康万姓。忆昔先公曾此署,余方舞象随朝暮。风尘荏苒几经年,秉节重游感慨素。主翁矫矫誇人龙,开阁满座意豪雄。三生不负盱山斗,五夜尊前肝膈剖。狂呼长啸发酣馀,倾盖劳君故非偶。我歌酒倒樽,我醉月倾轮。曾闻嵩岳关贤佐,愿祝君家作甫申。
阳朔道中两绝 其一。宋代。李光。北客多誇阳朔山,今朝了了见层峦。定知万壑干岩胜,不似山阴道上看。
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唐代。元稹。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叶新阴影细,露重枝条弱。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但感事暌违,非言官好恶。奏书金銮殿,步屣青龙阁。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
偈七首 其六。宋代。释法泉。快人一言,快马一鞭。若更眼睛定动,未免纸裹麻缠。脚下是地,头上是天。不信但看八九月,纷纷黄叶满山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