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富猿鹿,下有静者庐。四壁无长物,一瓢常晏如。
青萝覆虚牖,落叶纷前除。初疑许由室,终类颜子居。
饭糗常自乐,饮泉非愿馀。双涧时浣衣,七岩閒著书。
何须洗双耳,始与尘事疏。
题林汉孟瓢所。明代。王恭。东林富猿鹿,下有静者庐。四壁无长物,一瓢常晏如。青萝覆虚牖,落叶纷前除。初疑许由室,终类颜子居。饭糗常自乐,饮泉非愿馀。双涧时浣衣,七岩閒著书。何须洗双耳,始与尘事疏。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蓟北寒月作。唐代。贯休。蓟门寒到骨,战碛雁相悲。古屋不胜雪,严风欲断髭。清吟得冷句,远念失佳期。寂寞谁相问,迢迢天一涯。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清代。苏曼殊。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伏碑前。
赋中书左曹小瀛洲。元代。张翥。东曹地迥集名郎,宛是仙家紫翠房。阊阖上通天咫尺,蓬莱移出海中央。金波日暖浮鳷鹊,玉树春浓下凤凰。几度梦回清夜直,此身如在五云乡。
王荆公读书堂。宋代。吴龙翰。六籍纷纷尽可奴,翻腾字说乃菑畲。可知山半青灯夜,只读商君一卷书。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依约是蓬瀛。
贤刺史,龙虎擅香名。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和气万家春。又无诸好,金地遍重城。乌石亭危千嶂合,荔枝楼暖百花明。十里暮潮平。
贤刺史,来暮相欢迎。终向凤池朝紫极,暂依猿洞驻朱轮。风月锦堂春。
望江南二首(送黄冕仲知福唐)。宋代。廖刚。无诸好,方面镇全闽。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依约是蓬瀛。贤刺史,龙虎擅香名。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和气万家春。又无诸好,金地遍重城。乌石亭危千嶂合,荔枝楼暖百花明。十里暮潮平。贤刺史,来暮相欢迎。终向凤池朝紫极,暂依猿洞驻朱轮。风月锦堂春。
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
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
闻世赏太史诵夏提学正夫后园席上二首次韵分柬 其二。明代。李东阳。浙东冠盖屡追随,三日深杯醉不辞。踵接尚惭登第晚,神交长恐渡江迟。观中桃树谁应种,笛里梅花可奈吹。一见好诗还技痒,欲颦无力效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