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袍纱帽去飘飘,风木声中思转遥。春树暮云愁对酒,绿波芳草暂停挠。
白门月曙闻孤笛,杨子江寒见落潮。此度宦游须补报,未应空荷圣明朝。
闽江别意赠丘孟政服阕之天官。明代。王恭。锦袍纱帽去飘飘,风木声中思转遥。春树暮云愁对酒,绿波芳草暂停挠。白门月曙闻孤笛,杨子江寒见落潮。此度宦游须补报,未应空荷圣明朝。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友人北上。清代。沈谦。嗟君此行役,把酒一沉吟。驱马河冰滑,听鸡夜雨深。鼓鼙孤客泪,书札故人心。念母归应早,天涯弗滞淫。
题官舍壁。元代。吴师道。官舍千峰里,迎秋气已清。池烟明鹤影,林雨断蝉声。红惜芙容落,青怜薜荔生。今朝少公事,吟啸且怡情。
无何狂醉隐三首 其一。宋代。耶律铸。无何狂醉隐,慢訑更痴蒙。虽涉人间世,殊参塞上翁。只须推倚杖,不必论穷通。且把无边事,横陈在酒中。
雨夕焚香。宋代。陆游。芭蕉叶上雨催凉,蟋蟀声中夜渐长。燔十二经真太漫,与君共此一炉香。
东平道中追思来途。宋代。汪梦斗。去时薰入五弦琴,汶上繁阴暑气清。寂寞荒村惊叶落,又驱双毂过龟阴。
销魄流光二十年,故人殷意尚拳拳。岂知东海扬尘日,已是南柯悟梦天。
桑下空馀三宿恋,人间宁有再生缘。江山粉黛同黄土,儿女区区只自怜。
参政会中遇陶玄女士询及亡妻赵娴清女士身后情况归来怅惘感赋此篇戊寅。近现代。常燕生。销魄流光二十年,故人殷意尚拳拳。岂知东海扬尘日,已是南柯悟梦天。桑下空馀三宿恋,人间宁有再生缘。江山粉黛同黄土,儿女区区只自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