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去东篱花渐衰,纷纷蜂蝶不须疑。萧条更有馀香在,不比梁园二月时。
节后黄花。明代。王恭。节去东篱花渐衰,纷纷蜂蝶不须疑。萧条更有馀香在,不比梁园二月时。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临江仙 初夏。宋代。赵长卿。帘幕清风洒洒,园林绿荫垂垂。楝花开遍麦秋时。雨深芳草渡,蝴蝶正慵飞。憔悴三春心事,风流一弄金衣。韶光老尽起深思。日长庭院里,徙倚听催归。
高斋晚望。宋代。柴望。才是青山便卜邻,世情那得较纷纭。露含远岫分为雨,烟起人家去作云。柳色晴光扶槛人,莺声人语隔窗闻。高斋独卷重帘坐,花落棋床日未曛。
戊申年七夕五绝。宋代。薛映。月放冰轮傍绛河,丁期宝婺夜经过。嫦娥不惜宫中桂,乞与天香分外多。
和耿天骘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熠熠阳气动,春事不可禦。君家富林园,宴豆乐宾主。况当解官归,精魄还六腑。或乘青板船,纵缆东溪浒。溪光如碧玉,皓月无人取。信哉浴乎沂,点也丘所与。又闻全于天,卓越庄周语。我方治幽狱,归期日日数。读君新诗章,对面若吴楚。
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乌臼赤于枫,园林九月中。天寒山惨淡,云薄日曈昽。旋摘分猿果,宽编养鹤笼。身闲足幽事,归卧莫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