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水好,潭影空禅心。挂袖云生石,翻经月照林。
履行随竹静,钵洗向泉深。九江仙源里,惟闻钟磬音。
赠武夷僧。明代。王恭。武夷山水好,潭影空禅心。挂袖云生石,翻经月照林。履行随竹静,钵洗向泉深。九江仙源里,惟闻钟磬音。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送鹿春如内渡,兼示陈垕村二十。清代。姚莹。尽室南荒外,三年大海东。飘零为客异,迁谪几人同。漫诩驱鸡政,曾闻渡虎风。衔恩到凿齿,问俗极穿胸。鹿耳春涛黑,鸡笼晓日红。珊瑚收未得,薏苡谤何穷。旅食徒嗟困,愁怀讵有终。圣恩周草木,谣诼笑儿童。偃蹇吾非傲,腾骞尔自雄。艰难相倚济,去住别穷通。父老传新诏,朝廷辟四聪。一时起聋瞆,百辟进夔龙。骥尚盐车覆,金经匠石攻。凭谁空冀北,莫妄倚崆峒。浩浩乘飞鹢,悽悽乍断鸿。人嫌汲黯戆,赋恨子云工。永日消炎瘴,高谈发困蒙。惊心犹泛梗,回首已伤弓。不作鲛人泣,长怀漆女忠。雷声将駴浪,日撼贝珠宫。
送何仁甫还楚故司空吉阳之子。明代。黎民表。登台自许千金价,满座能传入洛诗。黄石授书吾已后,相如成赋尔同时。将归不为求田计,失路犹怀恋主私。江汉风流今在否,杖藜来话鹿门期。
再上云门仍次前韵得八首 其五。明代。刘宗周。此事端求信地初,此中无剩亦无馀。云门座下新拈法,老子生来误读书。家计只随筇节办,世缘都傍梵钟疏。从今莫问庐山面,身在山中已是庐。
追和苏子瞻游峡山寺韵。宋代。吕定。山迥宝华阁,水绕金锁湾。尘虑顿焉息,于兹开我颜。疎钟日夕动,老僧林下还。天风吹白云,悠悠满松关。归猿有余悲,月明啸空山。仙人自何来,翱翔八极间。手把玉芙蓉,吟笑锵佩环。歌罢忽飞去,千峰堆翠鬟。
双节为内江萧氏作 其四。明代。黎民表。境乐心逾悲,年殊志还戚。茕茕抚婴孺,依依感畴昔。红芳成皓首,㳅光信驰隙。忘忧岂萱草,可卷诚匪席。不见青陵台,上有双栖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