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寺隐山房,怜君若凤凰。一帘秋影静,半榻夜声凉。
叶露沾书帖,烟花拂酒香。行当中琴瑟,清庙有辉光。
题王晏碧梧山房。明代。王恭。梧寺隐山房,怜君若凤凰。一帘秋影静,半榻夜声凉。叶露沾书帖,烟花拂酒香。行当中琴瑟,清庙有辉光。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同梁钟二曹长过刘山人旅馆看菊花作 其二。明代。黎民表。却立西风舞翠茵,一枝枝似拂梁尘。汉宫最妒涂黄额,莫遣霜娥见丽人。
遣闷和合溪次拒霜韵。明代。黄衷。黯黯江天唱竹枝,娟娟秋水正愁离。烛花小馆长吟夜,雁阵高云薄暮时。石蕨香霏收玉屑,溪鱼竿重挽风丝。身惭紫绂西藩后,兴在黄湾青岸湄。
渎山酒海歌。清代。查慎行。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