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
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
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
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
高凉梁惟正爱日堂。明代。王恭。来日短短去日多,百龄悠悠易蹉跎。事亲不可得而久,日短心长知奈何。帘前白日閒来度,强半光阴夜中去。长日须教十二时,时时好在承颜处。游宦因兹想故乡,铜鱼山色对高凉。家临电白城头树,走马别来凡几霜。忆昨西台著绣衣,今为花县亦忘机。寥寥廨宇秋灯下,海阔天遥有梦归。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题画 其二。清代。陈豪。芦花风起水天宽,午睡垂头正饱餐。消受个中凉意味,此儿曾未梦长安。
再送蒙仲二首。宋代。刘克庄。送君怀旧一销魂,谢墅孙陵髣髴存。下濑楼船皆万斛,曲江宫殿尚千门。笑陈狎客为俳体,与晋诸贤洗泪痕。定有奇谋裨玉帐,莫挥麈尾事清言。
书事。唐代。杜牧。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答武选司诸公。明代。张弼。凝香燕寝昼迟迟,一寸心旌万里驰。秋尽断鸿传信息,天空孤鹤想容仪。清朝何用三缄口,远塞还须六出奇。大陆文章天下伯,相逢为我道相思。
入关历阳道中却寄舍弟。唐代。杜荀鹤。求名日苦辛,日望日荣亲。落叶山中路,秋霖马上人。晨昏知汝道,诗酒卫吾身。自笑抛麋鹿,长安拟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