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惆怅孤帆今北去,数行白雁又南飞。
秋江送别。明代。王恭。江亭相送欲斜晖,黄叶西风动客衣。惆怅孤帆今北去,数行白雁又南飞。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梦横塘 春日感旧。清代。袁绶。石发梳云,柳丝牵雨,微凉深闭池馆。才过烧灯,蓦又听、饧箫吹暖。倦不成妆,慵还觅睡,旧情都懒。向危栏悄倚,望断平芜,裙腰路,烟痕软。欢悰堕了难寻,任梨花落尽,雏莺娇婉。拍遍红牙,浑不是、者般消遣。怕暗里、韶华偷换。小叠蛮笺写春怨。燕垒泥融,鹊炉香润,奈相思人远。
不寐十首 其一。元代。方回。清寒雪夜天,攲枕暗灯前。总为多思虑,常令少睡眠。著书传后世,讲学绍先贤。老死将无日,空閒十二年。
春日移居六首 其三。明代。周晖。负郭久无田,幽居仅数椽。绿尊堪累月,青镜不藏年。客至渔樵半,狂来笑语偏。周颙有猿鹤,尚在北山颠。
咏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儒理十五首 其十 复见天心。元代。李道纯。群阴剥尽一阳生,牢闭玄关莫妄开。静极极中观一动,天心莹彻悟元来。
瓜洲逢计廷玉同渡江宿玉山楼下叙话达旦。明代。张弼。前行久矣又同行,迟速无常莫算程。握手江心增感慨,玉山楼下话深更。
永和宫词廿七首 其二十三。清代。吴伟业。穷泉相见痛苍黄,还向官家问永王。幸免玉环逢丧乱,不须铜雀怨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