岊河江水古今流,送尽年光与客愁。莫叹寒门空草色,五陵佳气散成秋。
经怀安有感。明代。王恭。岊河江水古今流,送尽年光与客愁。莫叹寒门空草色,五陵佳气散成秋。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鹧鸪天 其八。清代。朱祖谋。历劫相思信不磨。亲将双带绾香罗。未灰蜡苣拚成泪,垂绝鹍弦忍罢歌。休踯躅,已蹉跎。珊鞭拗折负恩多。人间会有相逢事,奈此青春怅望何。
题陈公宽小照。清代。林旭。红袖满楼同醉日,要论僧舍读书时。相看一笑知身世,烟柳斜阳景付谁。
溪上。明代。何景明。溪上茅斋不掩扉,西风初罢芰荷衣。月寒沙柳萧萧落,天晚江鸿肃肃飞。野客哦诗水边立,家人沽酒夜深归。相逢醉语休辞数,城外黄花渐觉稀。
小重山 客有歌鄂王词者,音节慨慷,感而赋此。清代。沈曾植。雄剑无端挂壁鸣。秋涛摇废垒,转鼍更。王良阁道照人行。歌宛转,心抱北辰明。云水谢浮名。客心争日月,预期程。与君回抚伯牙琴。天风静,来有大龙听。
题赵工部柞山堂。宋代。林希逸。太白前身锦绣肠,字书搜尽入篇章。作归田赋辞兰省,取半山诗扁草堂。自拟百围庄散木,不誇五柞汉长杨。却愁金殿催班去,风舞槐龙影正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