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
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空陵草没皇英骨,古井苔荒柳毅泉。
一别湘江向十秋,披图远忆旧时游。青枫寂历烟中烧,远岫依稀鸟外愁。
云帆去去寻仙岛,我欲因之拾瑶草。再三招手呼不来,令人独立伤怀抱。
题山水图。明代。王恭。忆昔扁舟过南楚,飘泊潇湘洞庭浦。积水寒天梦泽深,疏钟淡月巴陵曙。君山独上思悽然,竹树苍凉绕暮蝉。空陵草没皇英骨,古井苔荒柳毅泉。一别湘江向十秋,披图远忆旧时游。青枫寂历烟中烧,远岫依稀鸟外愁。云帆去去寻仙岛,我欲因之拾瑶草。再三招手呼不来,令人独立伤怀抱。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王恭。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暮鸟投林和张明教 其二。明代。袁宏道。霞碧与山红,烟林绘谱中。乍啼缘见月,半妥为梢风。万点铺沙异,千畦带椟同。莫愁三匝苦,犹胜在金笼。
闻北耗诏发大军进讨。宋代。耶律铸。护军承诏日,骠骑佐轻车。投豹韬攘恶,教龙钤辟邪。除狼还得虎,养虺竟成蛇。致使云台将,如云过涿邪。
冈山道中。清代。施世骠。阴阴竹里隐啼乌,迢递冈山百里途。四顾昏林烟历乱,独怜疲马步踟蹰。溪桥崩后旋深浅,野店烧残乍有无。遥望南村何处是,徘徊歧路问樵夫。
送马雍古御史抚喻河西。元代。揭傒斯。我皇属忧顾,君子得安居。孟春风且寒,遗子以修途。四牡何翩翩,回首睇神都。我怀正纡郁,殽函忽已踰。积雪被长峦,萎者何时苏。岿彼莲花峰,上出浮云衢。白日皦以县,下视若玄墟。烟尘起西北,原野无定株。行者中顾怀,居者念其庐。黄河汹东流,乃自昆崙渠。四海岂不旷,切若肌与肤。亲贤远谗人,古以致康娱。君子诚多才,乃用在驰驱。秦陇阻关塞,岁月浩已徂。鞠躬尽明义,足为世所模。
鹿洞。明代。邵宝。山人与鹿游,乃以鹿名洞。洞草春复春,人与物情共。呦呦诗有之,作者非好弄。偶名亦佳哉,千古兴弦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