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客如看昔,燕歌遂至今。群情宜卤莽,斯意转萧森。
狂甚怜吾在,愁来独尔寻。双珠明月动,一酌暮钟沉。
天地逢人少,冠裳避世深。穷途惟白雪,失计自黄金。
词赋偏生色,风尘易折心。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
夜过明卿迟元美不至得今字。明代。宗臣。楚客如看昔,燕歌遂至今。群情宜卤莽,斯意转萧森。狂甚怜吾在,愁来独尔寻。双珠明月动,一酌暮钟沉。天地逢人少,冠裳避世深。穷途惟白雪,失计自黄金。词赋偏生色,风尘易折心。不知王子晋,何处夜抽簪。
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宗臣。宗臣(1525~1560)明代文学家。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今属江苏兴化)人。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筑室百花洲上,读书其中,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杨继盛死,臣赙以金,为严嵩所恶,出为福建参议,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卒官。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散文《报刘一丈书》,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著有《宗子相集》。
山近。宋代。程俱。山近云多态,身闲梦亦幽。纸窗先得晓,布被最知秋。海眼来阴冷,云根逗暗流。结茅容我卜,投老为君留。
山中逢老僧 其五。明代。袁宏道。爱把苍竿搅月湍,山风吹顶不曾寒。竹林寺里寻常去,乞得西僧梵本看。
酬信仲见和二首 其二。宋代。胡寅。不作悲秋赋,犹牵梦雨情。人心空恳迫,天听自昭明。骤岂风能靡,和非雹与并。霤悬庐阜瀑,山映羽林兵。已洒临菑汗,将漂石勒营。循良惭召父,调燮赖陈平。方士田俱溉,先生道可耕。乱飘丝未理,急点射方争。愿补天无漏,谁占坎不盈。云披心屡折,雷属耳常倾。未说千箱满,聊欣八极清。幸令鹅贳死,那恤虹仍横。银竹森犹亚,檐花落更萦。昆阳万矢尽,沧海几沤轻。反照霞初散,中秋月已生。一杯相属处,忧虑洗京京。
茅屋。清代。蒋继伯。叹息兵戈扰扰中,得居茅屋未奇穷。不能种秫从陶令,且喜移家似葛翁。白板扉开桑柘外,红榴花映菉葹丛。干将在匣非无具,拟向淮南事八公。
赠孙曹二生。宋代。张咏。西洛繁华外,幽奇二隐同。喧卑不入耳,贤达许高风。宫水当门落,僧园旧径通。看书悲往事,坐石啸晴空。世界搜吟内,山川旷望中。忧人过忧己,岂是卧云翁。
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 其四。唐代。许棠。帝念淮堧疫疹频,牢笼山海委名臣。古来比德由无侣,当代同途岂有人。夜宴独吟梁苑月,朝游重见广陵春。多年疲瘵全苏息,须到讴谣日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