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门南面似襄州,野树寒山对倚楼。
公子城空无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
夕阳冉冉仍西下,秋水茫茫共北流。
只是今时已惆怅,不应更为昔人愁。
吴兴南门怀古。明代。张羽。郭门南面似襄州,野树寒山对倚楼。公子城空无食客,霸王宅外有荒丘。夕阳冉冉仍西下,秋水茫茫共北流。只是今时已惆怅,不应更为昔人愁。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木兰花慢 其七 两峰插云。清代。杨玉衔。四围苍翠合,锦屏敞,列层岑。忽马耳高骞,撑天尺咫,拔地千寻。晴阴。一开一阖,锁连环、中有暮朝云。往返诸仙玉驭,不劳风伯清尘。妆临。镜俯湖明。鬟竞绿,黛争青。听高壑松涛,牙连海上,相向鸣琴。飞楹。行春桥侧,峙碑亭、南北路平分。游客叠携阮屐,清宵分听缑笙。
白庐山归城赋四首。宋代。董嗣杲。重葺芒鞋约更坚,山家意味况相便。须先折简同游客,剥藓题名就石镌。
送吕山友游天台。宋代。苏庠。床头萝月厌同攀,发兴东吴万叠间。森木已深溪上屋,瘦藤穿尽雨馀山。黄梅绿李看来熟,长簟北窗谁与閒。此别故应频作恶,一樽何日慰勤艰。
清明日作。宋代。赵佶。茸母初生忍禁烟,无家对景倍悽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
秋思寄子由。宋代。苏轼。黄叶山川知晚秋,小虫催女献功裘。老松阅世卧云壑,挽著苍江无万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