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
秋娘苦妒浮金盏。漏些子堪猜是娇盼。归去相思肠应断。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青玉案。宋代。晁补之。三年宋玉墙东畔。怪相见、常低面。一曲文君芳心乱。匆匆依旧吹散,月淡梨花馆。秋娘苦妒浮金盏。漏些子堪猜是娇盼。归去相思肠应断。五更无寐,一怀好事,依旧蓝桥远。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晁补之。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宋章庙乐舞歌十五首 其三 引牲乐。南北朝。殷淡。维诚洁飨,维孝奠灵。敬芬黍稷,敬涤牺牲。骍茧在豢,载溢载丰。以承宗祀,以肃皇衷。萧芳四举,华火周传。神监孔昭,嘉是柔牷。
道场山两题 其二 一勺泉。宋代。释居简。岩隙带痕云,涓涓不受尘。洼尊元自浅,攲器不须盈。镜彻双明碧,花浮少许春。汉宫分烛后,新洁试清清。
题张彦实舍人墓下涌泉亭。宋代。曾几。紫薇花底人,去作泉下梦。佳城闭青春,风木号永痛。寒泓孰出之,甘冽可抱瓮。乃知主地神,效此清净供。汲引入中厨,色味胜乳湩。老龙来试诗,事有万钧重。寄声松大夫,并语石翁仲。俱修护持职,以遗云来用。
戊子秋先严见背嬛嬛无倚忆雅诗出则衔恤入则靡至二语描写真切一字一泪 其一。明代。谢重华。世乱无缘觅一官,区区菽水愧承欢。百年风木悲何极,夜夜皋鱼泣未乾。
风雨卧天涯,凄断金笳。故山从此战云遮。莫向蒿藜寻败壁,雁也无家。
残垒跕饥鸦,白骨叉牙。苌弘怨血晕秋花。新鬼烦冤旧鬼哭,无尽虫沙。
浪淘沙 衡阳之役,闻方军苦战四十七昼夜,将士伤亡殆尽,而援军不至,词以哀之。近现代。刘永济。风雨卧天涯,凄断金笳。故山从此战云遮。莫向蒿藜寻败壁,雁也无家。残垒跕饥鸦,白骨叉牙。苌弘怨血晕秋花。新鬼烦冤旧鬼哭,无尽虫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