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卫无公族,松楸有故枝。尚怀行露意,空及采蘩时。
岁久愁风雨,天高冷梦思。白云俱不返,遗恨鼎湖诗。
奉答约生表兄闻余过军都 其二。清代。李因笃。鲁卫无公族,松楸有故枝。尚怀行露意,空及采蘩时。岁久愁风雨,天高冷梦思。白云俱不返,遗恨鼎湖诗。
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李因笃。李因笃,字子德,一字孔德,号天生,陕西富平东乡(今富平薛镇韩家村)人。生于明崇祯五年(1632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自幼聪敏,博学强记,遍读经史诸子,尤谙经学要旨,精于音韵,长于诗词,诗逼杜甫,兼通音律,崇尚实学,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教育家、音韵学家、诗人。被时人称为不涉仕途的华夏“四布衣”之一。康熙十八年(1679年)荐鸿博授检讨。尝辨秦中碑版极有依据。行、楷书用笔秃率,意近颜真卿。著《古今韵考》《受祺堂诗文集》《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增校清朝进士题名碑录》。
详定试卷二首。宋代。王安石。童子常夸作赋工,暮年羞悔有杨雄。当时赐帛倡优等,今日论才将相中。细甚客卿因笔墨,卑於尔雅注鱼虫。汉家故事真当改,新咏知君胜弱翁。
送玉甫兄叔平弟偕绂卿侄应试金陵。清代。翁端恩。雁影涵秋趁晓风,壮游难得一门同。已欣佳句如灵运,更喜清谈有阿戎。万里江涛归赋笔,六朝山色入诗筒。攀香蟾窟家声旧,会看三株灿月中。
君不见新都侠客汪士能,意气磊落形骸真。须髯如戟鬓如猬,泰山一掷轻千钧。
大腹便便亦何有,半生但贮宜城酒。日倒青莲三百杯,家藏白堕五千斗。
夜同方吴两生集汪士能宅留宿作新都豪士歌。明代。胡应麟。君不见新都侠客汪士能,意气磊落形骸真。须髯如戟鬓如猬,泰山一掷轻千钧。大腹便便亦何有,半生但贮宜城酒。日倒青莲三百杯,家藏白堕五千斗。暮春三月日颇长,杏花半落梅子黄。先生白眼空四海,却来岩市登君堂。堂上吴生宛如玉,座右方生迥超俗。博山炉中沉水香,玳瑁玻璃照
菩萨蛮 送友人回金华结婚。近现代。王季思。枝头梅蕊传芳信。佳期约在元宵近。明月好姻缘。欲圆还未圆。婺江花似雾。双楫迎人去。一曲两同心。闲愁不许侵。
舟抵罗阳宿清晖阁柬寅仲诸昆弟。明代。韩上桂。将陟罗浮巅,会鼓丰湖枻。金砂望尚遥,江郭喜初霁。巷非北阮殊,家有南阳系。西璧睹令昆,庭兰袭佳季。宗谊夙所敦,况乃洽幽契。过里叙温寒,登堂执往袂。层轩许散愁,短椽容小憩。荒棘密芟除,秋花蒙远砌。开窗市雾黄,对景江云曳。绝壑跨长虹,净屏张隐翠。坐久密觞行,竹垆汤鼎沸。精食具咄嗟,菹醢杂姜桂。枕宽晚梦凉,客休主亦睡。夜雨滴葡萄,轻风溉兰蕙。岂无池草春,协乃幽句丽。天明起振衣,相将恣玄诣。石洞费讨寻,攀崖缘薜荔。葛真如可从,缔此烟霞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