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
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
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
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
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
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
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
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
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
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赵阅道高斋。宋代。苏轼。见公奔走谓公劳,闻公隐退云公高。公心底处有高下,梦幻去来随所遭。不知高斋竟何义,此名之设缘吾曹。公年四十已得道,俗缘未尽余伊皋。功名富贵俱逆旅,黄金知系何人袍。超然已了一大事,持冠而去真秋毫。坐看猿猱落罝罔,两手未肯置所操。乃知贤达与愚陋,岂直相去九牛毛。长松百尺不自觉,企而羡者蓬与蒿。我欲赢粮往问道,未应举臂辞卢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哭先民部贞穆先生 其十。明代。谢元汴。怪由毛里错投胎,蓼味虫音带苦来。天地英雄同武满,九州吉士半泉台。勿从秋水问霜叶,独向寒原礼古苔。东去天吴张九首,不飧地雁飧中苔。
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宋代。韩维。火衰水劣病余身,未散虚空一聚尘。更欲强招年少客,折花同赏梦中春。
百一诗 七。两汉。应璩。古有行道人。陌上见三叟。年各百余岁。相与锄禾莠。住车问三叟。何以得此寿。上叟前致辞。室内妪貌丑。中叟前置辞。量腹节所受。下叟前致辞。夜卧不覆首。要哉三叟言。所以能长久。
和林子长送芡实诗韵 其一。宋代。虞俦。芡实尝新又一年,溪堂风物想依然。软温初剥浑如旧,只欠高谈惊四筵。
送丘黄门甥林士元归闽。清代。陈维裕。南闽九月天尚热,北京九月寒将迫。北居南人却忆家,一日梁桥几人别。君家旧住闽山陬,柴门流水清且幽。薰风琴韵林间石,清昼书声松下楼。黄门舅氏真儒者,每日相亲情更雅。春山载酒共追随,曲几新诗兴来写。一从去作青琐郎,螭头载笔侍君王。几年会面不可得,万里相思道路长。相思万里情无已,跋涉担簦游帝里。都城城北忽相逢,倾盖论情一何喜。朝回日日相欢娱,花下酌酒斟满壶。长安晓月随吟步,公邸春风拂坐裾。寸心乍伸欢未久,又向都门惜分手。满天秋气尽白云,几处微霜脆疏柳。男儿读书须成名,看汝骨骼何峥嵘。相期折桂朝金阙,还言似舅即贤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