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
感皇恩·七十古来稀。宋代。辛弃疾。七十古来稀,人人都道。不是阴功怎生到。松姿虽瘦,偏耐云寒霜晓。看君双鬓底,青青好。楼雪初晴,庭闱嬉笑。一醉何妨玉壶倒。从今康健,不用灵丹仙草。更看一百岁,人难老。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 其二。元代。张养浩。身与功名果孰亲,万钟何似一瓢真。若教宇宙无难事,未必山林有退人。遗语五千方外教,行窝十二洛中春。老怀久矣忘机巧,猿鹤欣欣燕雀驯。
蝶恋花 其二。宋代。舒亶。深炷熏炉扃小院。手捻黄花,尚觉金犹浅。回首画堂双语燕。无情渐渐看人远。相见争如初不见。短鬓潘郎,斗觉年华换。最是西风吹不断。心头往事歌中怨。
索笑。宋代。释居简。屋角飘香树,何曾解倩兮。倚春和露瘦,闯晓待蟾低。背俗高标致,从他浪品题。若非林处士,冷面觑清溪。
过秦楼 和慈博。清代。杨玉衔。露重帘僵,炭熸灰死,盼极南天鸿断。桃根渡楫,花絮年梭,倦理当年歌扇。空悔陌柳楼头,赚我封侯,定山三箭。自骊歌唱后,长安春近,玉关人远。今拟寄、无限相思,机中锦字,血泪相和红染。夫山石化,妾井波沈,生怕君心中变。空有青菱照愁,张谱虽传,谁摹眉倩。算阑干倚遍,犹剩西谯漏点。
山中诗 其二。清代。杨宗发。空岩怅流目,虚壑驰超忽。物色宕烟外,予怀澹川末。闲时夜气发,静地春光接。木石叩情性,见闻冥欣戚。青苔积鸟爱,绝径断云迹。旷览识初古,周旋任天质。神凝不我昧,理永奚所隔。
隆冈书院四景诗 其四。宋代。朱熹。土筑低墙草结庵,寻常爱客伴清谈。地炉有火汤初沸,布被无寒梦亦酣。风卷翠松鸣晚笛,雪飘疏竹响春蚕。闭门不管荣枯事,坐傍梅花读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