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
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
听软语,笑衰容。一枝斜坠翠鬟松。
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鹧鸪天·点尽苍苔色欲空。宋代。辛弃疾。点尽苍苔色欲空。竹篱茅舍要诗翁。花余歌舞欢娱外,诗在经营惨淡中。听软语,笑衰容。一枝斜坠翠鬟松。浅颦轻笑谁堪醉,看取萧然林下风。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辛弃疾。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师子林即景六首 其三。元代。惟则。半檐落日晒寒衣,一钵香羹野蕨肥。春雨春烟二三子,水西原上种松归。
送何兆下第还蜀。唐代。李端。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渡黄河。南北朝。范云。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过舒临海故宅。宋代。谢翱。破壁湿海藓,水退日气蒸。云是舒公宅,其孙艾且仁。昔公初作尉,视事即斩人。上书称臣亶,待罪沧海滨。天子有诏至,汝亶可治民。尔时荆文公,上方邑之鄞。闻此辄异之,久会公秉钧。谓此非狂狷,引用至中丞。立朝思蹇谔,庶以报君亲。苏公下诏狱,谗者用事新。于此与有力,岂为重其身。晴风吹海雨,山川尚横陈。俛仰勿太息,徒为惊尔邻。
生日戏歌。元代。方回。予生宝庆之三岁,五月十一日己未。五十有八甲申年,其日己未亦复然。天支地干标六秀,四柱得一文且寿。阳火在天为太阳,阴火为月受日光。将望之前四日夕,十分圆光已八七。常闻人生不满百,何幸七十且八十。文章学问七八分,亦胜愚夫老无闻。古之五月而生者,后有胡广前田文。予贱不敢望汉相,贫亦不能孟尝君。借使时人不比数,自有诗名照千古。垂弧之月至于今,适逢前五仍后五。稚女簪榴花,小儿著艾虎。宿酲困不解,依旧醉起舞。不妨一年两度作生朝,更造菖蒲酒,饮过闰端午。
鸿胪卿杨善父挽诗 其一。明代。杨士奇。家临晋水客燕山,晚际明时逝不还。乡里到今谈旧德,一生高致乐萧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