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唐代。李颀。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次韵邢九思。宋代。陈与义。百年鼎鼎杂悲欢,老去初依六祖坛。玄晏不堪长抱病,子真那复更为官。山林未必容身得,颜面何宜与世看。白帝高寻最奇事,共君盟了不应寒。
烛影摇红 其二 寿郭啸麓六十。近现代。陈方恪。沙合南台,故乡鸾凤蜚英异。沧桑阅尽遂閒身,料理名山计。馀事脂樱唾腻。斗芳菲、词场青兕。瀣楼还羡,作健逢辰,谟觞清閟。
题李小湖廷尉师好云楼诗集。清代。程畹。叔世大有患,忧国惟书生。达官习忌讳,拱手颂升平。朝无白香山,野无杜少陵。巍巍天门开,隆隆期同升。诗篇及时事,黑白终分明。于己有弗便,于人多见憎。所以顷刻间,出处异性情。夫子早归田,傲骨余棱棱。江湖志廊庙,发语皆血诚。至言使人服,罪言使人惊。谁言蠡测小,大海深可凭。贱子喜吟哦,寒瘦愧郊岛。俗学能累人,读书苦不早。春花一过时,往往不如草。兵戈四方动,玉石无丑好。作诗为消忧,反用增懊恼。知音良独难,敝帚以自宝。低头伏海隅,谁复资探讨。大雅忽间作,示我以先道。经史发光怪,义理掩文藻。不顾右手胝,万本为倾倒。微名傥附骥,何用忧心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