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
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送卢少府之任巩洛。唐代。李洞。从知东甸尉,铨注似恩除。带土移嵩术,和泉送尹鱼。印床寒鹭宿,壁记醉僧书。堂下诸昆在,无妨候起居。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李洞。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秋日杂兴 其一。宋代。敖陶孙。凉飔动空谷,振我庭树枝。鲜荣忽颦蹙,颜色惨不怡。节序一如此,明当戒裘衣。寒虫劝机杼,敦迫不贷时。汝意固可尚,我机坐无丝。
题秋雨长吟图。元代。杨载。雨暗秋天黑如墨,穷居茅屋出不得。终日长吟复短吟,吟罢令人转悽恻。饥猿抱树屈双肘,病鹤拖泥垂两翼。何当策杖过溪头,要看南山新翠色。
七娘子 高坡晓望。清代。吴小姑。银云铺遍千株树。此中大有幽人住。忽睹遥村,微闻犬吠,荷樵人踏山花路。昨宵看月香犹炷。小姑偕向门前步。罗袜轻寒,筠帘映影,晓鸦啼破琼城雾。
应天长 至日。明代。高濂。风生觱发,气转葭灰,正喜一阳初集。占云纪瑞更卜,丰和是黄赤。时闭关,方杜客。爱将衰背烘残日。春意着、梅花十分,巳开六七。一线较初长,香添宿火,暖气薰幽室。正竹坞茶炉待雪,偶喜片云头上黑。看朝来,迷路陌。洒冰花、重重密密。倚寒空,诗裁柳絮,酒分珠滴。
小重山·一个麻囊一个瓢。金朝。王哲。一个麻囊一个瓢。我咱三口子,过清朝。饥来长采玉芝苗。克肠腹,水向火中烧。舞袖拂风飘。青鸾前引路,蹑云梢。蓬莱须访旧王乔。重相约,同共上丹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