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
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江上逢故人。唐代。陈陶。十年蓬转金陵道,长哭青云身不早。故乡逢尽白头人,清江颜色何曾老。
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陈陶。陈陶(约公元812—约885年):字嵩伯,号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送模归卞山并示僧宗义为余守西岩者三首 其二。宋代。叶梦得。端居探幽奇,自谓略已遍。昨登西山巅,雄绝昔未见。溪湖莽吞吐,云物纷百变。乃知十年间,尚或遗胜践。巢成辄弃去,我岂秋社燕。为吾课童仆,开辟尽二面。莫言羊肠险,径小烦屡转。杖藜不用扶,吾脚犹尔健。
有怀北归寄张四和弟。宋代。刘敞。安得生羽翼,超然成远游。探书下禹穴,问礼适东周。贤圣有遗迹,江山俱早秋。西风日夜急,无事独淹留。
孟子 善信美大。宋代。陈普。善得于心皆实有,本根植立已无亏。美而且大并神圣,熟后工夫出不期。
疏帘淡月 梦。清代。李佩金。轻阴淡敛。正月吐鸾环,帘摇银蒜。戛碎波纹浪花,片影儿清。魂丝欲被东风散。几凝盼、草烟碧染。露华寒浅,芳心暗警,玉壶传点。绣鞋怯、花间碧藓。蓦地自回头,曲屏人见。裙线蔷薇,刺罥胆虚娇喘。回廊仄径须臾现,倚阑干才整钗钿。窗前鹦鹉,枝头杜宇,一声唤转。
岁杪雨雪连日闷题六绝 其四。宋代。周紫芝。去年胡马渡淮流,江北江南处处愁。破虏只今犹遣将,富民何日定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