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
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送刘校书从军。唐代。杨炯。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坐谋资庙略,飞檄伫文雄。赤土流星剑,乌号明月弓。秋阴生蜀道,杀气绕湟中。风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离亭不可望,沟水自西东。
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杨炯。杨炯(650年-692年),汉族,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排行第七;唐朝诗人,初唐四杰之一。显庆六年(公元661年),年仅11岁的杨炯被举为神童,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又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垂拱元年(685年),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天授元年(690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如意元年(692年)秋后改任盈川县令,吏治以严酷著称,卒于任所。因此后人称他为“杨盈川”。
遣意 其三。元代。仇远。宦游今倦矣,岁晚意何如。腊雪不到地,春风先满闾。邻翁寒乞炭,溪女晓供鱼。多有梅花处,吾将卜隐居。
官舍。近现代。晁公溯。得閒谁更傍人门,且喜深居少送迎。杨柳春风垂地影,芭蕉夜雨隔窗声。病宽束带围应减,愁搅枯肠睡苦轻。明日公庭有官事,又须持板候鸡鸣。
挽刘夫人词二首。宋代。陈舜俞。籍籍家声起草莱,诜诜子舍奉兰陔。翩翻三凤皆英物,蹭蹬双驹亦骏才。忆昔彩衣环几舄,于今清血洒棬杯。何年盛事联簪组,别有丝纶荐夜台。
病足初愈。明代。邵宝。■足欣初愈,行嫌柱杖多。吾诗惟望雨,客论漫悬河。山墅棋边屐,江城矢复戈。园亭饶竹树,风晚兴如何。
李铁枪歌。元代。杨维桢。古铁枪,五代烈。今铁枪,万人杰。红蛮昨夜斩关来,防关老将泣如孩。铁枪手持丈二材,铁马突出擒红魁。磔红头,凿红骨。誓红不同生,灭红倒红窟。君不见钱塘城中十万家,十万甲兵赭如血,一夜南风吹作雪。
答吴王上将顾处微诗。魏晋。陆云。一邈矣大昧。造化明明。物以曲全。人以直生。类聚百族。羣分万形。员渊挺隋。方川吐琼。二蔼蔼洪族。天禄攸蕃。神绥厥本。道裕其源。条有丰叶。波无辍澜。烈风时播。芳响世繁。三曰繁曰赜。载德于兹。克文克敏。乃惠乃慈。遵彼洪流。薄言咏之。好是神契。聊与之期。四仁勇同宅。文武相纷。王谓御事。谁抚上军。于时翻飞。虎啸江濆。式遏不虞。俾也无尘。五三代既远。直道垂音。非齿焉尚。非德孰钦。钻仰自古。鲜曰在今。匪唯形交。殷荐其心。六心以殷荐。分以道成。祗服惠顾。畴此深情。亦有芳讯。薄载其诚。岂无春晖。兹焉可荣。七大道易闻。崇轨难袭。孰云匪衍。咎吝尤集。敢谢不佞。栖山自戢。临篇焉愧。德輶辞辑。八翩彼日月。逝犹骇电。朝华未厌。夕风已扇。诗亦有悲。无几相见。怀德叹心。于焉东眷。九平津晚贡。贡公后征。陟彼玉阶。黄发来升。灵卉三秀。芳草秋兴。唯颐清神。福禄是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