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
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东湖二首。唐代。李群玉。晚景微雨歇,逍遥湖上亭。波闲鱼弄饵,树静鸟遗翎。性野难依俗,诗玄自入冥。何繇遂潇洒,高枕对云汀。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林间风卷簟,栏下水摇灯。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 其五 玉女洞。宋代。苏辙。洞门苍藓合,逼仄不容身。传有虚明处,中藏窈窕人。吹笙桥上月,拾翠洞南春。往往来山下,萧然雨洒尘。
画坐草栗鼠。明代。徐渭。鼠有能跳者,名因嗜栗传。儿童袖里串,松桧顶尖县。写跃难为逸,描蹲易犯妍。臀肥隈草煖,尾大刷瓜圆。叫唤孤雌别,银铛旧伴牵。坐思禁一饱,暨产大如拳。
张忠烈公砚为曹莪屺少府作。清代。路德。泾渭东流似奔马,客到秦中访秦瓦。张公破砚出市中,经年未售识者寡。曹君一生耕砚田,得如拱璧珍拳拳。道此本是故乡物,二十四字苍水镌。楚人得弓意殊快,无心相遇真天缘。昔年义旗竖海上,军败烹龙志犹壮。鲁王已死唐王孱,坐使孤臣气彫丧。遁迹自拟蠖身藏,乘势还思螳臂抗。白猿无声健儿入,枷锁香风吹习习。何人伏锧尚从容,笑看钱塘好山色。钱塘江上一抔土,右邻忠肃左忠武。椒浆恨未酹忠魂,手泽今朝快一抚。国破安用身独完,此砚与人同胆肝。赵璧拌教碎秦柱,玉带讵肯随黄冠。沧桑变换二百载,到今墨绣犹斑斓。君不见虞山甘作长乐老,贰臣传里名难剜。梅村祭酒号诗史,惜哉所欠惟一死。张公大义心炳然,玉碎终知胜瓦全。此砚他年返枌社,士林佳话争流传。双松别墅好风日,仙尉开轩布吟席。锦轴新装松雪书,牙签更检《子山集》。会须移向别床摊,莫近张公一片石。
明月吟三章。明代。湛若水。举首望明月,明月沉海中。举手招白云,白云游太空。白云不可结,明月不可缝。揽袂长叹息,星火忽已终。安得飞仙子,借我一苍龙。
和内阁李学士赏花诗 其二。明代。倪谦。玉署藏春发旧芳,细推花数象纲常。八枝相应攒新朵,三色齐开逞盛妆。嫩叶翻风梳鸭绿,香须倾日撚鹅黄。菲才何幸承清赏,到手宁辞潋滟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