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莫见九江平稳去,
还从三峡嶮巇来,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浔阳观水。唐代。李群玉。朝宗汉水接阳台,唅呀填坑吼作雷。莫见九江平稳去,还从三峡嶮巇来,南经梦泽宽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直至沧溟涵贮尽,深沉不动浸昭回。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三。明代。李东阳。骄阳五月渐生阴,病渴人方起上林。周稼有风还自熟,商郊虽旱岂妨霖。贫增贾客时时价,苦尽农家粒粒心。杜甫不胜忧国愿,向来真与海波深。
减字木兰花。宋代。赵彦端。一年歌舞。还是花黄尊绿处。雨横风多。比似年时恨若何。帘深酒暖。细雨斜风浑不管。只有黄花。欲近佳人鬓畔鸦。
奉和洛阳玩雪应制。唐代。沈佺期。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氛氲生浩气,飒沓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次韵桂怀英以诗寄谢元善及宗昭侄辈暮夜见访。元代。岑安卿。窗虚月炯炯,林近风飕飕。梅花照我室,缅想罗浮游。罗浮浸碧海,骑鲸梦中求。风凄花月白,毛骨清寒瘳。坡翁不可见,浩兴无与酬。归来二三子,讴吟惬狂谋。敲门索美酒,灯影摇玉舟。谁能合污俗,庶足同清流。为言立仗马,何似忘机鸥。董溪月中仙,乘鸾海东头。我思一见之,足往心还留。寄声妙年客,瞿翁不胜秋。
惜花。唐代。张籍。濛濛庭树花,坠地无颜色。日暮东风起,飘扬玉阶侧。残蕊在犹稀,青条耸复直。为君结芳实,令君勿叹息。
游嵩山十三首 其十二 卓锡泉。金朝。杨奂。大士传心要,诸方叩道玄。至今卓锡地,莹彻有遗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