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落江天里,飘零倚客舟。短篇才遣闷,小酿不供愁。
沙雨潮痕细,林风月影稠。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旅泊。唐代。李群玉。摇落江天里,飘零倚客舟。短篇才遣闷,小酿不供愁。沙雨潮痕细,林风月影稠。书空闲度日,深拥破貂裘。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群玉。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答马举人。清代。黄汉宗。四壁云山称卧游,酒痕衾上别杭州。龙津月好同消夏,雁迹风高独感秋。自悔不先焚笔墨,故难逆料系罗罦。聪明果被聪明误,为解禽言竟入囚。
五綵结同心 贺冯躬暨纳姬。清代。陈维崧。隔街争唱,相府莲开,覆额香蝉初裹。红漆车儿稳,绣帘动、压角红珠駊騀。只愁阮妇刚才嫁,飘吴语、绿窗边过。怕难免、粉防脂逻,安顿最宜详妥。连晨书楼长锁,料也应推说,楝花风大。千骑今年,事双双去,笑上丹軿翠舸。郎君佳话人传遍,怪底事、端然瞒我。倘相逢、春宵筵上,百罚深杯方可。
柳梢青 泥美人。清代。葛秀英。撮土犹香。塑成娇艳,绝世风神。月下娟娟,松间小小,画里真真。美人黄土生春。向何处、蓝桥问津。憨态无言,羞颜似笑,注眼如颦。
题半塘陆仲子新居。明代。李流芳。好是幽人宅,偏于水木便。天然松障子,宛在竹窗前。晚照留僧阁,茶香到客船。埙篪方比舍,曲罢又闻弦。
水中梅影。元代。谢宗可。澄澄寒碧映冰条,云母屏开见阿娇。春色一枝流不去,雪痕千点浸难消。临风倚槛云鬟湿,带月凌波玉佩摇。最是黄昏堪画处,横斜清浅傍溪桥。